〈圖:IG百味小廚神〉
《百味小廚神》是一部闔家觀賞的兒少劇,有奇幻、親情元素,在農曆7月帶給觀眾一個溫馨的中元節,翻轉了我對中元節的刻板印象,共兩季,《百味小廚神:中元大餐》及《百味小廚神:午餐爭霸戰》,同時希望讓觀眾關注台灣兒少內容的發展。《百味小廚神:中元大餐》,與nininono有聯名推出復刻版的中元大餐,與小光點也有推出橋樑書,感興趣可以去看看唷!
【阿公以食譜傳承生命經驗給孫子】的第一季,《百味小廚神:中元大餐》,由《茶金》製作人湯昇榮和《紅衣小女孩》製作團隊共同打造,李權洋、王威翔執導,夏靖庭、藍正龍、阮柏皓主演,江宜蓉、黃冠智、何思靜、林奕嵐、麗雯、Toro郭葦昀、林澤凱、胡婷、shine妹妹共同演出。描述以孩童視角看待生離死別,以及親子議題。
◎歌曲
〈百味小廚神:中元大餐〉| 預告
〈怎麼不一樣呢 How Is It Different〉| 演唱者:李千娜
〈百味 Flavors〉| 演唱者:周籽言
{以下劇透,酌情觀看}
介紹
怕鬼的蔡翰旻,遺傳到阿公蔡國龍的通靈眼,阿公是孤龍獅,在每年中元節皆會準備中元大餐,款待好兄弟,可今年阿公卻意外離世並失憶,蔡翰旻為了喚回阿公的記憶,需要在7天內完成阿公的『人生百味』。
〈圖:IG百味小廚神〉
中元節
農曆7月,又稱『鬼月』,大約是國曆8月中後,而『中元節』就是8月份最盛大的節慶啦!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比我更認識中元節,因我不是很介意習俗,加上幾乎不過節日,在這篇文章就稍微提一下,影集《百味小廚神:中元大餐》的背景,中元節的故事,以及燒香的傳說、鬼月的由來。
農曆7月初一鬼門開,又被稱『鬼月』,今年2023年7月初一,在國曆的8月16日,鬼門關的時間在國曆9月14日,而鬼門開的時間為子時,前天晚上11點,就是8月15日23點。(想了解更詳細的資訊,可點擊上方標題:鬼月)
『鬼月』有很多傳說,而台灣最早有鬼月的說法,是因台灣移民社會的死傷多,也造成很多無主祭祀的廟宇,為了慈善積德、安撫孤魂及化解仇恨,是在清代晚期開始的祭祀活動;在宋代《東京夢華錄》中也有寫到,中元節除了是祭祀先祖,還有慶祝秋收之意。『鬼月』,只是因年代久遠,加上傳來傳去的一個小誤會,而久了也多出了許多習俗、禁忌,信不信是個人權利。
中元節是歷史悠久的節日之一,會有許多大規模的習俗活動,如中元普渡、搶孤、放水燈、跳鍾馗;它起初是為了「慶祝豐收」的節日。(想了解更詳細的資訊,可點擊上方標題:中元節)
傳說有個男孩舜,他父親娶了新妻子,並生下弟弟象,舜很孝順、懂事,無奈後母與弟弟並不喜歡他,父親也只聽信後母的片面之詞,可舜依然很善良,不但化解恩怨、還繼續孝順父母與弟弟,孝心感動天,於是上天派動物協助他工作,而當時皇帝堯還將舜帶在身邊,皇帝離世後由舜繼承,也被封為『地官大帝』,民間流傳他的生日是農曆7月15日,又稱「孝子節」,這天會準備豐盛佳餚,祈求平安,並祭拜孤魂野鬼。
在拜拜時,都需要用香來開始儀式,你想過為什麼嗎?!劇中給家鬼蔡國龍阿公的食物都需燒香,並使用焚香的煙霧轉場至回憶故事,既有供奉之意,也很有巧思,能讓觀眾知道這是在回憶過往。(想了解更詳細的資訊,可點擊上方標題:燒香)
透過『燒香』,人與神、鬼皆能結下善緣,「九天之上,惟道獨尊,萬法之中,焚香為先」;有著供養眾神、傳承達信、避邪除穢、清靜身心、與人祈福、召亡反魂之意義。而『香』起初並非用於供奉的香品,而是治療的藥材,傳說有位女孩在出家修行前,因治療重病的父親而製作出香,她就是被稱作「香媽」的『九天玄女』,同時也是製香業界的守護神。
〈圖:IG百味小廚神〉
六道『人生百味』
『人生百味』,如同每道料理,帶給品嘗者,酸甜苦辣的各種回憶,也結合了台灣味道,是一本記載阿公生前最重要的每個日子的食譜書籍,並從料理中帶出每個銘心刻骨的回憶故事,共有六道特色佳餚:菜尾湯、紅蟳米糕、土芒果燉魚、鴨賞、百靈湯、地瓜球,尤其是婚禮主菜紅蟳米糕,以及滿滿心意的地瓜球,但最感興趣的是菜尾湯、土芒果燉魚及百靈湯,好想試吃。
- 相聚的菜尾湯
最溫暖的故事。蔡國龍阿公跟鳳嬌阿嬤是做辦桌事業,某天因地震來襲,導致很多建築倒塌,分隔兩地的家人,不知何時會重新相聚在一起,鳳嬌阿嬤看見此場景做起菜尾湯,用料理撫慰人心。菜尾湯是廚師的最後一道菜,做完才能離開稱菜尾,將辦桌剩下的邊角料,匯集製作成一鍋佳餚,屬於辦桌的經典菜,很考驗廚師手藝。
- 最愛的鴨賞
最可愛又調皮的故事。有一個貪吃鬼小男孩,總是會在中元節時偷吃,某天受到孤魂野鬼的小梅協助,約定每年中元節都會準備一桌好料;這是阿公對孤魂野鬼的約定,也是日後成為「孤龍獅」稱號的起源。我想就和阿公希望蔡翰旻能夠與鬼當朋友,而讓鬼與蔡翰旻玩躲貓貓遊戲一樣,接受、尊重擁有通靈眼的能力吧。
- 相遇的土芒果燉魚
最幸福的故事,也是蔡國龍阿公與鳳嬌阿嬤,相遇的經過。阿公找上迷信的金猴師學料理,考驗是趕走荷蘭的鬼魂,治好女兒鳳嬌,阿公看著全黑屋子、蠟燭、奇怪食物,改造了一下,並嘗試製作鬼會喜歡的芒果料理。雖是因迷信才導致女兒身體虛弱,但也能從中看見金猴師,為了治療女兒努力的過程,也許每個信仰都是好的,但不要過度迷信。
- 成全的紅蟳米糕
最感人的友誼,是我最喜愛的故事。三人行,必有一人會落單;婚禮將至,好友清美幫蔡國龍阿公與鳳嬌阿嬤,製作禮服,而清美其實暗戀著阿公,可阿公心理只有阿嬤,失憶時也堅定選擇阿嬤;然而一場大火卻帶走清美、留下燒焦痕跡的禮服。
那是最美的一套禮服,它乘載了清美的愛與祝福,「就算燒得破破爛爛的,他們還是穿你自己親手設計的禮服結婚」,最後蔡國龍擁抱清美,像是在說謝謝妳喜歡我、謝謝妳所做的一切,清美還用幽默掩飾,「我這是在幫鳳嬌測試你。」
- 離別的百靈湯
最遺憾的故事,卻也是必須要面對的。將各種料煮熟後過濾,便可完成這一道沒有料的「百靈湯」,這是阿公專門為了讓生病的阿嬤可以吃而發明的料理,日以繼夜的辛勞,卻遺憾收尾,阿嬤離開前,兩人和平常一樣過著普通的生活,就像「把什麼東西拿到,不是重點,料理最重要的,是看把什麼東西留下來」,最後能留下來的,是濃縮昔日的種種回憶,如同百靈湯一樣珍貴。
- 愛意的地瓜球
最催淚的故事,蘊含滿溢的愛。「地瓜球」,它是大人小孩都愛的夜市經典小吃,承載了很多代的童年記憶,也承載了祖孫之間的那份陪伴,更是劇中阿公想起孫子蔡翰旻的重要關鍵因素,這份加了藥的地瓜球,不僅是一份回憶,還是一份心意,同時是蔡翰旻對阿公的愛,「我一輩子都要跟阿公在一起」,雖苦但甜;趁時間還未到達,好好陪伴著彼此,去創造屬於你們之間的回憶。
〈圖:IG百味小廚神〉
結尾
『人生百味』,是記載了每個人想傳遞的心意,但我想未必是一道佳餚,也可能是物品、空間等,只要是裝載回憶的,人生中每個重要時刻,及一份替人著想的心意,也都能算是吧,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,我會努力去記憶和體會,屬於我的人生百味。」
《百味小廚神:中元大餐》,題材很新穎,以中元節為背景,透過孩子視角看待生離死別,想探討核心為「陪伴不會因為死亡而消失」,總體很歡快(?),不會很嚴肅,還翻轉了對於鬼的恐怖,及老土地公的刻板印象,能從中學習到關於生命、人生經驗,及傳承的意義,除了生死,還包含隔代教養的親子議題,父子間該如何拉近距離。《百味小廚神:中元大餐》,是一部適合全家大小,打開電視,細細品味的一部影集。
好句分享
- 就算燒得破破爛爛的,他們還是穿你自己親手設計的禮服結婚
- 料理是全世界的共通語言,只要料理中有心意,人與人之間就一定能夠互相了解
- 把什麼東西拿到,不是重點,料理最重要的,是看把什麼東西留下來
- 就算我走了,你也不是一個人
- 外表不重要,料理最重要的是心意
- 如果長大了,你就要離開,那我才不要長大
- 就算你沒有想起我,我也會永遠記得你
- 因為合掌,才能將我們的真心誠意,包在裡面;因為合掌,心意在裡面,才不會跑出去,我們才能傳給對方
-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,我會努力去記憶和體會,屬於我的人生百味
延伸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