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通往內心的橋 -兒童心理診所-/リエゾン-こどものこころ診

2023年,《通往內心的橋 -兒童心理診所-/リエゾン-こどものこころ診療所-/Liaison Children 's Heart Clinic》,朝日電視台播出的醫療劇,改編榮燦和竹村優作的日本漫畫作品,由吉田紀子編劇,Yuki Saito執導,山崎育三郎、松本穗香、栗山千明、是永瞳、志田未來、戶塚純貴、風吹純、鈴木梨央、淺田芭路、川原瑛都、佐藤戀和、澤田優乃、片岡凜共同演出。溫馨、感人、治癒,需準備好足夠的面紙。講述兒童發展障礙,但其實沒有障礙的人,也能從中學習到,也能夠治癒到自己,內容還包含家庭問題、社會問題,以及面對自己,去擁抱那個奇怪的自己。

◎歌曲

エンベロープ  |  演唱者:コブクロ
Bouquet  |  演唱者:TWICE

 

 


{以下劇透,酌情觀看}


◎介紹

位於郊外有一間小巧溫馨,被花草包圍的屋子,不像診所,更像是幼稚園的「佐山兒童診所」,不同於常人的院長佐山卓,是個兒童精神科醫生,患有「自閉症/ASD」,也更能理解他人的痛苦,家裡是經營醫院,但因各種因素選擇繼承叔母的診所,與溫柔的臨床心理師向山和樹、少根筋像個小孩的實習生遠野志保,以及看上去不務正業的居家護理師川島、和穿著羅莉服飾,凶狠兼溫柔的語言治療師堀凜,一同幫助孩子和家人,走過艱難時期;也能藉由這部劇認識各種障礙,和解決複雜家庭問題。

這個世界,還是需要有這樣一間為人著想、關懷每個人,只要你有需要,大門隨時都為你敞開的地方吧;在這個充滿黑暗的世界,還有一絲溫暖的光,能照進內心。「佐山兒童診所」,將別人眼中的奇怪的人,稱作凹凹凸凸,他們的人生會遇到很多事情,跌跌撞撞的生活著,但終究會有屬於他們的凹凸人生,下過雨後會迎來彩虹的,「你擁有獨一無二的特質,如此相信著,從這裡開始吧」。


▼各種障礙、家庭問題

劇中有講述很有家庭問題以及心理障礙、疾病,這部劇主要是關於常見的兒童發展障礙,有「自閉症/ASD」、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/ADHD」、「特定學習障礙/SLD」,還有其他像焦慮症、厭食症、情緒障礙;家庭問題有重組家庭、失去親人、年輕照顧者。

這部劇能夠讓人反思各種問題、解決辦法,以及父母要如何面對有障礙的孩子,和面臨現況的真實心聲。親人死亡該不該誠實說、家人生病,孩子該不該負擔這份責任、家人有精神疾病,是否該暫時分開生活、重組家庭該怎麼一起生活,該如何去愛別人的孩子、特別的孩子,父母該如何接受,除了兒童,青少年跟大人也提到,像是完美主義的人,該如何調適自己就是不那麼完美、還有如何與焦慮和解。

有一句話很有感觸,「讓她聽到想死、想自殺這種話,光是這些行動,就足夠讓孩子受到很大的傷害了」,為何孩子要承擔父母的恐懼、不安和負面想法呢;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有一位小男孩是「自閉症/ASD」,他很喜歡畫畫,而且非常厲害,(我都不知道自己小時候在幹嘛),母親忙碌之餘忽略了小男孩,「畫的好的話要給我看」,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個畫畫高手,之後小男孩努力精進自己的作品,在畫出最好的作品之前,都不願意給母親看,母親為此感到困擾;有時父母一句無心話或下意識說出的話,孩子會認真對待,但即便如此依然愛著父母,在小男孩心中最美的,就是開心大笑著的母親,(好心疼又好溫馨)。

「佐山兒童診所」,院長佐山卓跟實習生遠野志保優兩人都有發展障礙,能夠更加去同理跟自己有相同處境的孩子,像有一位女孩,和遠野志保一樣都患有ADHD,就是無法控制自己靜下來,母親害怕、擔心女孩再次受傷,嚴厲責罵,而遠野志保卻告訴女孩,那不是你的錯;母親的責罵,也算是在責怪自己吧,但兒童發展障礙是先天的,和教養無關,所以請不要太責怪自己,好好認識發展障礙,給予正確的教育方式,孩子也能夠學會的,「孩子會超乎我們大人的想像,每天吸收各種事物並成長,即使有凹凸的特性」。


▼社會問題

「特定學習障礙/SLD」的孩子,本就對學習有困難,越長大可能還會跟不上其他學生、老師的速度,也難以分辨察覺到,有些孩子「就算不是SLD,也不擅長讀寫」,校方的說法不無道理,小學孩子不會意識到不同,反而會覺得不公平,還可能會導致霸凌,但做為父母看見孩子努力卻付諸流水很難受,但這本就不是件不公平的事情,因為孩子患有發展障礙,從出生那一刻,就已注定跟別人不同,是特別的,就像近視要戴眼鏡一樣。

當一個孩子,被他人稱讚成熟,真的是一件好事嗎,比起開心,更要擔心吧,若不是環境需要,在本該玩鬧的時期,卻承擔起不符合孩子年齡的責任,就是另一個問題,年輕照顧者,家人生病,變成孩子要負起責任,變成一家之主,孩子也會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,能夠做到一切,卻沒有人可以傾訴,也會為了家人,放棄很多對於未來的想像、夢想,獨自承擔壓力,但依然會愛著母親,若有一人能多管閒事,「母親生病和你的人生完全是兩回事」,能夠減輕孩子壓力外,也能鼓勵家人振作起來。

社會對於發展障礙,所做的或許還不夠好,還是會有排斥、排擠,甚至在學校可能還會遭遇到霸凌,有位母親不希望或恐懼她被貼上不正常標籤,不願意讓孩子到特教班學習,「這個社會有這麼寬容嗎」。我想就算只是一個普通人,也會被貼上各種標籤,將你定義成某種模樣,或是你跟大部分不同,就會被視為異類。

《通往內心的橋 -兒童心理診所-/リエゾン-こどものこころ診

◎結尾

《通往內心的橋 -兒童心理診所-》,講述很多障礙、家庭問題、社會問題,如兒童發展障礙、情緒障礙、厭食症、年經照顧者、重組家庭、焦慮症、失去親人,看完可以更了解那些障礙、孩子痛苦以及家長的想法,也只有認識障礙,才有機會擁抱痛苦、他人也才不會恐懼面對有障礙的人,有時也需要一些多管閒事的人,社會才會更加重視有障礙的人,並接納每個人的面貌,願有人能伸出援手,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有更好的回憶。


◎好句分享

◇發展障礙診對不能以數值去劃分,檢測結果僅能做為診斷輔助,最重要的是那孩子和家長,當前是否實際面臨著困擾
◇幫助面臨著困擾的孩子和家長,今後得以適應生活,這就是我們工作
◇社會對患病的定義,有所誤解
◇關懷他們的行為與成長,也是治療的一環
◇我們將那些孩子的特質,稱作凹凸
◇想要面對孩童,就必須先面對自己

◇沒事的,你是個乖孩子
◇不是只有身體暴力才叫虐待
◇名字的涵義,小孩的名子裡面,都蘊含著父母的各種期許
◇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她心中的痛苦和焦慮
◇母親生病和你的人生完全是兩回事
◇即便是親生父母,也有許多人,為無法愛護自己的孩子而苦惱,他們會認為愛不瞭孩子,是因為自己很糟糕;而孩也會感到自責,覺得是自己不好才得不到父母的愛
◇在履行一個個身為家長的職責時,許多感情自然就會跟著萌芽了
◇當他們慢慢地一步步向上攀登,就會在不知不覺間,成為感情深厚的一家人
◇孩子們並不覺得自己可憐或不幸,但要是周圍的大人露出這種表情,反而會讓他們覺得,因為自己是可憐的孩子,不可以表現出開心的樣子
◇焦慮的感受是不分大人小孩的
◇失去至親時,孩子未必會表現出,跟大人一樣的反應
◇不用去關心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嗎,大家到底是為了誰在行動
◇孩子就算看起來再成熟、表現得再能幹,終究是個孩子
◇即便是對於小孩,也應該要好好地解釋死亡這件事

◇孩子會超乎我們大人的想像,每天吸收各種事物並成長,即使有凹凸的特性
◇你擁有獨一無二的特質,你應該這麼想才對
◇你擁有獨一無二的特質,如此相信著,從這裡開始吧
◇凹凸和生活困難,都可以靠自身的努力去改善
◇克服了那些悲傷和痛苦的時候,也會得到新的力量
◇容易被欺負的反而是,外在看不出凹凸的孩子
◇春日很快就會到來,要懷抱希望
◇在深入了解自己的角色後,創造屬於自己的戰鬥方式就行了
◇在某些情況下,旁人會覺得當事人向是拿著障礙當武器在揮舞,反而可能因為周遭的不理解而產生隔閡
◇如果是有經歷過的事,就能想像是怎樣的傷痛;但對於沒有經歷過相同處進的人來說,是很難理解那份傷痛吧
◇有些時候,就是因為背負著傷痛,才能貼近他人的感受
◇人有時候,是會被明確的話語所拯救的
◇我認為很平常的事,在他人眼中卻很異常
◇究竟什麼才是正常

 

圖片來源:IG-liaison_ex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p. 的頭像
    pp.

    屁屁點pp.

    pp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